原文:

帝益明习国家事。朝而问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勃谢不知。又问:“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惶愧,汗出沾背。上问左丞相平。平曰:“有主者。”上曰:“主者谓谁?”曰:“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问钱谷,责治粟内史。”上曰:“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平谢曰:“陛下不知其驽下,使待罪宰相。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帝乃称善。右丞相大惭,出而让陈平曰:“君独不素教我对!”陈平笑曰:“君居其位,不知其任邪?且陛下即问长安中盗贼数,君欲强对邪?”于是绛侯自知其能不如平远矣。居顷之,人或说勃曰: “君既诛诸吕,立代王,威震天下。而君受厚赏,处尊位,久之,即祸及身矣。”勃亦自危,乃谢病,请归相印,上许之。秋,八月,辛未,右丞相勃免,左丞相平专为丞相。

时译:

汉帝国一丞相说套话遭文皇帝斥责:免官罢相

汉文帝渐渐开始处理国事。有一天早朝时候问一名丞相:“全国的案件发生率是多少啊?”,那名丞相说不知道。又问:“07年粮食产量多少?外汇储备多少啊?”那名丞相又推说不知道,很害怕,背上出汗把汉服都沾湿了。汉文帝就问另外一名丞相。另外一名丞相说:“您甭问我,有管事儿的。”汉文帝不太高兴:“要都有管事儿的,那要你干什么(还拿这么高的工资)?”第二个丞相赶紧说:“我做宰相,一方面要辅佐皇帝,顺应时事,不左不右;一方面要和群众搞好关系;对外要宣扬国威,争取最惠国待遇;对内要树立亲民形象,让省部官员各就其位。这四方面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它们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缺一不可,它们也是相互影响的关系,不可偏废……”(被卫士拖了出去,喂退烧片若干)。(省略若干字)

当年秋天八月,第一个丞相被罢免,第二个丞相独揽大权。

时事:

陕西一财政副局说套话遭市长斥责:百姓白养了你

……

  李金柱说,榆林财政收入在全省范围内都属于比较高的,但老百姓的收入却不高。“榆林富了,老百姓却很穷。让父老乡亲富起来,这也是开这次会的目的,也是市政府2008年的工作重点。”

  首先发言的是榆林市财政局一名副局长,他的开场白是:“(我们)完善财务制度,全面落实收入分配制度,连续8年不拖欠干部职工工资……”两分钟后,李金柱打断了他的话问:“给公务员补发的津贴补贴是否到位?”这位局长说:“不知道,预算科的人开会去了!”随后,李金柱又问了几个问题,结果还是没有得到满意答复。李金柱提高声音说:“我不需要你讲大道理,要务实!一问三不知,老百姓白养活了你!”

李金柱一番话后,会议假大空的套话立即消失,随之而来的讨论更加切合实际,更有实用性。

……

简评:

网易是不错的网站,作为一家媒体很敏锐又敢说,比如华南虎事件。这则新闻里的副局长稍微有点冤,如果他的资治通鉴不是仅仅在书架上摆个样子,大概不至于如此(如此也没什么)。但是如果看了资治通鉴,像陈平一样说上一道,那么这顶给领导顶嘴抬杠的帽子,不知道会换来什么小鞋穿。而且这位副局长可能也没什么理由,他/她是副局长,应该说主管的就是这方面,不然市长也不会问这些问题,而且从第一个问题判断,以后的几个问题应该也不会是“广州有多少小偷”这样的没来头的问题。作为主管官员,不知道自己主管事务的落实情况,确实有点说不过去。

那么这样看来,周勃陈平和副局长三人应该是同样的水平了?但是陈平的做法,并不是强词夺理。首先丞相不是副局长,是需要统揽全局,不可能知道很详细的数字。而汉文帝的问题“决狱几何”、“出入几何”也应该不是我翻译的那样问个数字而已,可能是要知道具体的情况和来龙去脉。作为丞相不知道很正常。况且,在最开始,就提到了“帝益明习国家事”,这些问题,都是一个皇帝在刚刚亲政的时候,对政务不熟练才会问出来的。

看完了这则新闻,就想起来这则故事。读了资治通鉴很好,就不至于会给问个一问三不知;但是如果只是读了资治通鉴就拿出其中的典故开始和上级打嘴仗,那还是实诚一点好,或者说,应该多读几遍。

[原文在百度空间已经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