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几近半年的时间,终于一卷不漏得看完了。

  在上初中的时候,我外祖父就告诉我这本书如何如何的好,毛主席喜欢看,政治家喜欢看,而且所有的县委书记都有一套资治通鉴。当时就觉得这书好神奇,比我的上下五千年还神奇,就是忘记问,我那学化工的外祖父看过没?一直到工作以后,在一位朋友的带动下才开始看资治通鉴。我们都是八零后,所以看资治通鉴也很符合八零后的风格:我们都是在手机上看电子版。于是乎,任何零碎时间都不再被浪费了:去银行排队的时候捧着个手机看,堵车的时候捧着个手机看,等人的时候捧着个手机看,就是在那个不太雅的地方也在看。

  开始时候读到魏文侯的古风古节,不禁心欲效仿之;看到暴秦侵夺六国而六国纷争不已,忍不住感叹一番;看到两汉一统,兵刀不兴,到处都是奏章沉浮,居然觉得冗长无味;看到董卓出场,忍不住欢呼:终于不用看奏章了!但是此后几百年,都是残杀血腥,才知道奏章的可贵;所以之后唐太宗虽然奏章更多,却读的很认真,更是感慨,现今多少人尚不如一封建皇帝啊;然而不久渔阳鼙鼓动地来,又是一轮无休止的乱世!宪宗功亏一篑,昭宗无力回天,禧宗无可奈何,终于彻底的崩溃掉;就在周世宗有了乱象初定的时候,司马光老头跑出来说:今已了毕者……

  仿佛是大餐吃了一半不给上了。也真的是一半,九五七到现在还有一千年呐!

  当初文言的艰涩难懂早变做了优雅简洁;最开始像小孩子看电影只看武打动作一样,也只喜欢看攻伐纷争,终于到后面才看到论策的深高难测;起初是在看故事,后来就是在品历史。总以为自己已经熟知朝代故事英雄人物,在看的时候才发现,这么多的果敢勇决,居然不为己知!掩卷深思,总觉得还应该再看一遍才好,前半部分看的太粗糙了!但是再看一遍的话,会不会因为第一遍看的太粗糙而又觉得有必要又看一遍?

  资治通鉴,唯一的缺点就是只写到后周。

[原文在百度空间已经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