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记忆:香椿树
经过一个严酷的冬天,春天终于来了——这是我三年以来第一次感受到春天的宝贵。
不是第一次感受到春天,而是第一次感受到春天的宝贵。三年里我一直在广东,长夏无冬,有一年都腊月二十八了,还穿着短袖到处跑。但是在杭州就不一样了,腊月二十三开始下了一场一尺厚的大雪,积雪一直到正月十二还有。我家在黄河北将近二十年都没见过这么厚的雪。
没有冬天寒冷的陪衬,还真显不出来春天的可贵。
这可贵之处让我想起来的第一个,是香椿树带来的。
我家以前是平房小院三口之家,但是家庭成员不仅仅是三个:还有香椿树和合欢树两棵大树,都有两三层楼高,还有一棵半人高的月季仰望着香椿树,一棵很大的葡萄树搂着合欢树,一盆半人高(算上花盆)迎春花和一盆一人高的月季(也算上花盆)像门神一样守在门口,这是常住成员;曾经住了几年就走的有三丛草莓趴在葡萄树下面,一株小一点的葡萄倚着它哥,两三丛只到膝盖高的玫瑰风姿卓越的站在大月季花下面,一棵很高的夹竹桃,几盆菊花,一盆剑麻,一只灰兔两只黑兔,和每年夏天都会给我捉来的蚂蚱。
其中两棵大树分立小院南北,相距不过五六米;其他的一起挤在两个小花园里,一个小花园一平方米,另外一个0.785平方米(已知小花园是四分之一圆形,求圆面积公式是S=πR2,请读者自己求出半径;假设房屋均价一万元每平方米,请问两个花园值多少钱?第一问五分,第二问三分,答错第一问答对第二问的不给分,叫家长到教务处交代是抄谁的)。
那棵香椿树是比我出生早几个月种下的,种的时候是树苗,大概当时我爸妈想看看是我长的快还是树长得快吧!不过显然不如树长得快,从我记事的时候开始,那就是一棵很高大的树。有的时候,我站在树旁立直了,我爸在我头顶树上划一道,然后订个钉子,可是过段时间就发现,反而没有划的那道高了!所以这种事情就干过一两回,还好香椿树退皮,划痕很快就不见了,钉子也给我拽下来了。
当然,如果只是这点事情,我说什么也不会觉得香椿树有什么好的,你会觉得邻居家那个小你一个月但是总是比你高(还不止高一点)的家伙好吗?
春天乍暖还寒的时候,香椿就开始发芽,在枝头上一点点,像花蕾一样;到了暖和的时候,不再来倒春寒,大概是公历三月底以后,嫩芽就可以吃了,能一直吃到四月。最好吃的是炒鸡蛋,其次是切碎了凉拌吃,最后才是腌制了吃,但就是腌制了吃,那也好吃!
香椿芽开始的时候是紫色的,香气浓郁;渐渐的变成紫红色、淡红色、淡绿色,香气也随着逐渐变淡;等到完全变绿就不能吃了。当然,硬要吃还是可以吃的,纤维素含量那是相当的高,有保持消化道通畅的功能,和中药差不多。大概叶芽长到一寸长的时候,就可以摘了,这是第一拨,最香;摘了还会长出第二拨,当然第一拨不可能摘完,总之是摘了长,长了摘,到四月中旬,就不能摘了。市场上卖的香椿,都是地里种的,最多长到一寸粗一人高(不然摘叶子不好摘啊),反复摘好多次,总之是没我家的好吃(我猜的,俺家就从来没买过香椿!)。但是我家的香椿树也有个问题,太高了,整个高度有十一二米,大概三层楼。叶子全在二楼上面,还没楼梯。摘椿芽是个大问题。
最开始,是用的一根竹竿,大概四米长,上面绑了一个铁丝弯成的钩子。平时就把竹竿子勾在树枝上挂着,到摘香椿的时候,我爸就拿竹竿勾到椿芽的根部,拽下来,或者拧下来。有时候椿芽就掉到房顶上,那个可惜啊!更可惜的是,树越长越高,那么多具有“顶端优势”的椿芽站在六点零一米高的枝头,任凭你怎么用那个竹竿子也招呼不到它(跳起来?拿个四米长的竹竿子跳起来够椿芽?那可比姚明投篮的难度大多了)。
不过这并没有成为一个大问题,很快我就可以爬上树去了。开始爬树的时候都是直接抱着树干,基本上是蠕动上去的,和虫子差不多;但是后来就不行了,树干太粗,抱不住,正好有施工队不要的破旧矮梯子,拿来架在树旁。能从树干爬到树杈上就好办多了,上面枝枝叉叉的很多,很方便就爬到树顶了:正是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啊……四下都是平房,还能给左邻右舍打个招呼。
香椿,很绿很健康,很香很好吃!吃多了,就很好很强大。
[原文在百度空间已经关闭]
标签集合/Tag clouds
C++
Symbain
轻松汇编
算法
论文学习
资治通鉴
Delphi
编程之美
Poco
MFC
Linux
IFC
知乎
汇编
数据分析
交叉编译
poco
j2me
android
XML
Java
DTD
飞信
零宽断言
诺基亚
联系人
编程
真值表
池西木
正则表达式
多线程
命令行
优化
stream
configure
cmake
VIM
UiAutomator
TDD
Symbian
Sqlite
SourceInsight
Python
MPAndroidChart
Kotlin
Flutter
Dokka
Chatg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