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一箩筐 二
上一则说到画画,想起来我小时候也学过画画——当然和中央美院是没任何关系,就是幼儿园大班的水平吧。不过我小学倒是有个同学进了中央美院,那时候,每年春节,我都去请他写春联。连润笔都没给过……不会再讨回来吧?
不过本文的牛人还不是这个。
大学寒假回家,突然没了家庭作业,觉得挺无聊的。就想想把以前的家伙找出来:毛笔、一得阁、生宣纸、调色盘、颜料……哦,颜料都硬了,毕竟都放了六七年了。没关系,水墨画只要一得阁就可以了(一得阁质量还真不错!)。架势摆好……哦,也不知道画什么了,也毕竟放下六七年(小学以后就没碰过了)。这个难不倒我——去隔壁邻居那里借了本《学国画:教五岁小朋友画水果》。关门的一霎那,我听见邻居家阿姨说:“你看,隔壁的大哥哥都学,你还不好好学学?”
不管他!那个五岁小朋友的东西还真是通俗易懂,第一章画葡萄:树枝用焦墨,然后大葡萄叶用侧笔、湿墨画开,等稍干了笔尖蘸浓墨勾出叶脉,嗯……挺当初的有感觉的。画葡萄,把毛笔细干净然后笔尖蘸墨,那么一拧:就出来了!看起来还蛮是那么一回事儿,虽然有那么一点点儿童画风格,不过不碍大雅。
如此这般如此这般,葡萄画好了。
翻到第二章,画柿子,要用大红颜料的。那硬的跟石头一样,我就不指望了;家里翻个底朝天,也没找到红墨水,算了,就还用水墨吧。比划比划,还是那么回事,心里觉得很哈皮。忍不住像扣个个人印章,也没得扣,以前老师说过,没印章的时候可以用毛笔蘸朱砂描一个出来——得,我要有朱砂还用水墨画柿子干嘛?不过难不倒我,跑去找了个红圆珠笔,硬是描了个。
按着五岁小朋友的路子,又画了几幅,觉得有往六岁进步的趋势,不由得心里满足起来。寒假,总是同学串门来串门去的,下午正好同学甲、乙要来,于是决定卖弄一下!(根据大部分情节发展,要出事儿了)
下午,某甲先来了,那要等某乙(我是某丙)。看了会电视,嗑瓜子把嘴皮子都嗑破了。我跑到卧室,把那本书藏好,然后回来:“最近在家干啥?”“没啥,看电视呗。”某甲回答。“哦,我这两天在家学画画,给你看看!”“嘿!不是儿童画吧?!”不管是不是,他没发现那本书就不是儿童画。拉进书房(就是卧室),摆开架势——某甲惊讶了,老大,你还画国画啊?!而且那个啊拖得特别长——哼哼哼,我心里那个得意,呵呵。
“看,先画葡萄:”
画个葡萄,有模有样吧?树枝葡萄叶一串葡萄。某甲点头。
“再画两个柿子。”
在葡萄下面,画了两个柿子,平放着,当然还是水墨的。某甲继续点头。
画完,某甲看看,赞叹不已。其实画得也一般,但是我是参照五岁小朋友的路子画的,又有我的解说,某甲当然很容易看出来是什么,主要还是没想到我能画出来。总之,某甲啧啧赞叹,某丙沾沾自喜。
某甲提议:“一会某乙来了,给他看看!”,某丙等这句都等半天了,没等后半句说完,就“好”的一声应承了。
把画放好,等某乙来。
某乙来了(牛人出场),听了挺惊讶,可是看到我的画以后……脸上明显表情不对,一脸疑云。
我和某甲探头过去:“怎么了?这葡萄,这……”,某乙接过话茬,依然一脸疑惑的看着我:“晨池,你这画画的,两个倒都挺像的,可是……”
“可是什么?”
“可是你为什么要在葡萄下面画两泡屎呢?”
我……之后,之后就主要是甲乙在讨论了,话题主要是马腾的那句“刻鹄不成尚类骛,画虎不成反类犬”,结论是画葡萄正好是前半句,画柿子就是后半句了。那年回学校,我戴了顶“武夫弄文”的帽子,回去继续写程序,看来啊,该五岁小朋友学的,那五岁以上的就不要来瞎掺和的好。
题外话:
附上一副国画画柿子,这个可是名家大作,不要想歪了。但是大家也可以想想一下柿子的那个形象,如果用水墨画出来,又是平平着放在地上,没有枝叶,只有个柿子,画得再拙劣一点,还是挺形象的……
[原文在百度空间已经关闭]
标签集合/Tag clouds
C++
Symbain
轻松汇编
算法
论文学习
资治通鉴
Delphi
编程之美
Poco
MFC
Linux
IFC
知乎
汇编
数据分析
交叉编译
poco
j2me
android
XML
Java
DTD
飞信
零宽断言
诺基亚
联系人
编程
真值表
池西木
正则表达式
多线程
命令行
优化
stream
configure
cmake
VIM
UiAutomator
TDD
Symbian
Sqlite
SourceInsight
Python
MPAndroidChart
Kotlin
Flutter
Dokka
Chatgpt